首页 >>专题专栏 >>纪念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 >>征文选登

五年映射半甲子

发布时间:2014-06-19

奉贤区审计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上海审计机关从1984年6月成立迄今,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载春秋。奉贤区审计局在市审计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审计作用日益凸现,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审计权威逐步树立,有力地促进了奉贤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了市审计局和区委区政府的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连续两届被市人社局和市审计局联合表彰为“上海市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还被评为上海市“学习型”机关;连续5年被区政府授予“文明机关”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支部”、“先进基层工会组织”等称号。

由近及远,细数奉贤审计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可以映射出奉贤审计30年来的艰苦创业路,可以看到奉贤审计如何打开质量立审新局面,坚持创新强审路,培养人才筑队伍,树立廉洁好形象。

严谨细致,开创质量立审新局面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审计能力、检验审计成果的标尺。为了切实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奉贤区审计局从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质量控制。

(一)从建章立制入手,以制度求质量。在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及时把握时机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保证了审计质量的可控性和可比性。现今奉贤区审计局已有规章制度36份326条,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得审计业务开展、工作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从再造流程入手,以规范保质量。经过多年实践,建立了“计划制定、项目实施、法规审理和整改督办”四分离的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从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形成审计报告及跟踪审计整改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充分完善审计组长科室复核、法规科审理、分管领导把关、主要领导审签的管理模式,规范工作流程。

(三)从检查评比入手,以考评促质量。在做好审理复核等常规性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对所有项目全面实行了“领导网上抽查和年度综合考评”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模式。现在,奉贤区审计局已形成了以制度建设为龙头,以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为纽带,全员抓质量,全过程控制质量,全力打造审计精品工程的良好局面。市审计局对奉贤区审计局的工作也予以了充分肯定,在上海市审计机关历年的优质审计项目评选中,推荐的审计项目多次获二、三等奖。

勇于开拓,迈出创新强审新步伐

唯有创新,才是审计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奉贤区审计局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促进在管理上求效能,全力推进向现代审计转型之路。

(一)拓展“同级审”领域,审计范围实现全覆盖。按照“财政性资金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的要求,奉贤区审计局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确保财政性资金审计不留“空白点”。将全区62家单位按ABC分类管理并开展审计,实现“8个镇每3年轮审一次,13家开发区、社区、主要委局、区管国有公司每4年轮审一次,41家其他单位5年轮审一次”。区人大常委会多次高度评价“审计工作报告完整翔实,监督力度明显加大”。

(二)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必审制,争当建设排头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是审计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奉贤区审计局从2003年起就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打击投资领域违法犯罪,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五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审价项目347个,有效避免了政府财力的损失。

(三)探索资源整合新模式,有力提高审计效能。奉贤区审计局不断探索和创新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各方面力量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在审计机关内部,打破科室界限,统一调配人力资源,注重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将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次审计出多项成果,避免了重复进点审计。

(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审计能力。2011年起,坚持将所有审计项目全部列为计算机审计项目,以OA和AO系统为平台,加强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和审计技术信息化的创新。2013年开始构建联网审计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300多家预算单位纳入审计实时监控范围,对财政资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领域的全面监督,更加有效地发挥公共财政“卫士”作用。

团结协作,营造人才兴审新环境

没有一流的队伍,就做不出一流的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给审计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奉贤区审计局以“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硬”为目标,按照 “班子建设是前提,骨干培养是关键,提高全员素质是基础”的队伍建设思路,把队伍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激发了整个审计队伍的活力。

(一)做表率,凝聚众人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工作中,班子成员始终从四个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形成四种良好风气。一是做学习的表率,形成研究问题的良好风气。班子成员除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外,还带头学习研究审计业务,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运用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近几年,班子成员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奉贤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成果选编》、《奉贤机关动态》发表,科研课题多次在市局获奖。二是做勤政的表率,形成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班子成员与审计干部同样承担工作任务,每年担任一个大型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三是做发扬民主的表率,形成民主和谐的良好风气。领导班子对审计问题的处理以及局内的重要事项,始终坚持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讨论制度,从不搞“一言堂”。四是做淡薄名利的表率,形成相互谦让的良好风气。在评优评先等利益面前,领导总是将荣誉和名利让给审计一线人员,从未多要一个先进。

(二)抓学习,润物细无声。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狠抓审计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不断丰富学习的载体和内容,充分利用上党课、审计讲坛、演讲赛、观看电教片、学习研讨等形式,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开设每月一期的“审计讲坛”,由本局业务骨干和市局专家主讲,至今举办了25期计1200人次参加,受到了审计干部和内审人员的欢迎。二是以职业道德检查月、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大讨论等活动为契机,举办了多次征文及演讲赛。审计人员撰写的论文《齐心绘就“三原色”,共筑审计精神家园》、《传承古代文明美誉,谱写现代审计新篇》获得了上海市审计机关思研会二等奖。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培训,多次组织审计干部及内审人员参加南京审计学院举办的“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操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与效益审计”等培训班。

(三)树典型,激励鼓舞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典型犹如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可以弘扬正气,鼓舞士气。为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奉贤区审计局一直注重对典型的培养和选树,涌现了一批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典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比如沈燕芳同志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章绍林同志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典型的树立掀起了一股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热潮,形成了比贡献、比作风的喜人景象。

清廉守正,树立廉洁从审新形象

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担负着双重使命。奉贤区审计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使全体人员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一是抓好廉政教育,结合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述职述廉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把好“教育关”。二是抓好对审计各个环节的监督,在审计项目开展的各阶段利用不同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如由局领导组成检查组在审计实施期间不定期走访被审计单位,审计结束后及时进行廉政回访,并在年终向各被审计单位进行函证,了解审计人员的廉政情况,做到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监督,把好“监督关”。三是抓好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伊始就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把好“自律关”。几年来,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没有一名审计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被审计单位的不理解甚至恐吓时,更是坚持原则、大胆工作、刚正不阿。

30年间奉贤审计从组建走向规模、从发展走向规范、从青稚走向成熟,通过审计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奉贤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征程。未来审计责重路远,我们将满怀信心,点燃激情梦想,昂扬斗志续写辉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