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19
金山区审计局办公室 许士杰
2006年春晚上,歌曲《吉祥三宝》凭着别致的编曲,一问一答的家庭对话、稚嫩的童声和融洽的家庭氛围,犹如一股草原上的清风,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最可爱的歌,荣登“中国歌曲排行榜”冠军宝座。其实,“吉祥三宝”是一个蒙古族图腾——一匹马上驮着的三件宝物,代表吉祥如意。今天,在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的日子里,金山审计人也把“审计管理规则、审计管理系统、审计联系制度”这三件“宝物”亲切的称之为自己的“吉祥三宝”,成为激励金山审计人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
审计管理制度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06年以来,金山区审计局将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加强机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法制化审计为核心,加强审计业务制度建设。制定了《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报批的实施办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重大审计事项审议办法》、《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制度》、《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试行办法》、《金山区审计局关于审计管理系统与现场实施系统信息交互办法》等16项制度,规范了审计行为,促进了依法审计,提高了审计质量。二是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加强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了涉及岗位职责、考核奖惩、学习培训等38项制度,使全局干部职工做事有规、管事有章。三是以程序化办事为目标,加强办公程序制度建设。制定了《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等18项涉及办公程序的制度,坚持做到“工作有标准、办事讲程序、考核求绩效”,全体干部、职工都能自觉按照章程办事。四是以人性化管理为目的,加强以人为本制度建设,在综合管理、行政管理的38项制度中,涉及人性化管理的有8项,如疗休养和体检安排的规定、慰问和探希望工作的若干规定、鼓励学历进修和获取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若干规定、请假制度等,在机关内部管理中产生了较好效果,机关的向心力增强了,全局上下求真务实、民主团结、廉洁自律的气氛十分浓厚。局党组还把这些制度汇编成册,全局人员每人一册,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约束人。
审计技术信息化
金山区审计局深知“不搞计算机审计就会丧失审计资格”的道理,坚决贯彻落实审计署和市审计局关于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努力克服基础设施较差、人员业务一般、审计质量不高的难题,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2005年底,投资130多万元在全市区县审计局率先建成了审计管理系统(OA),实现全局所有计算机互联互通和现场审计,为实现审计网上实施、业务网上管理、资源网上共享、数据网上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撑。金山区审计局不仅在“建”字上下功夫,还在每年组织的全员培训中,都把计算机审计和SQL基本语句作为重点,由计算机主审人员操作演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工作流程以及快速、便捷转换账目数据技巧等,定期交流经验体会,让计算机审计深入人心。在学习OA与AO交互过程中,对实际工作中碰到的疑点、难点问题,一方面邀请市局计算机审计处、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和解答,另一方面建立10多个“互教互学”小组,开展“计算机技术以新带老、审计业务以老带新”的“互教互学”活动,促进互动学习,共同提高,审计人员更新了计算机审计理念,实现了人人会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审计的目标。OA与AO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2006年,金山区审计局运用AO与OA互动的审计方式,查出一起套取集体资金并挪用和贪污的违法案件,挽回集体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由此案制作的AO应用案例获审计署2006年度AO应用实例评比应用奖,受到了审计署的通报表彰,在2006年度市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此项目获得二等奖,并被市审计局推荐列入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库,《关于计算机审计中数据采集的若干思考》论文在《上海审计》杂志上发表。
审计联系经常化
审计工作既要做外科医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加大重点审计力度,揭露和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又要做保健医生,发挥审计服务作用,强化审计预防力度,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提高管理水平。金山区审计局在强化审计监督的同时,在审计服务上动了一番脑筋,积极推行审计联系制度。2005年下半年制度了《关于建立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联系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审计联系制度的指导思想、主要目的、联系范围、联系内容、联系方法和工作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通过推行审计联系制度,前移审计监督窗口,便于及时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有关经济政策、财政预算、财务制度及会计制度的情况,对存在的财务基础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规范,当好被审计单位的“保健医生”。到年底,全区50多家被审计单位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率先上报了财务信息,该局负责审计联系的科室对财务信息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财务基础性问题与被审计单位交换了意见,并对如何纠正进行了现场辅导。通过审计联系制度,加强了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了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新局面。2006年—2013年,通过审计联系制度,为被审计单位提出财务管理及企业增效联系意见878条,调整不规范资金34224.03万元,提供审计咨询208次、为55家被审计单位完善了内控制度,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和经济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审计联系制度以“零距离”的贴身服务,主动与被审计单位“亲密接触”,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审计联系制度已经成为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相互间沟通机制、商量机制、融合机制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