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19
1984年徐汇区审计局正式成立。回首30年历程,徐汇审计立足审计监督职责,积极开拓创新,30年来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499个,审计成效不断体现、审计影响不断提升。徐汇区的发展、改革史上,留下了徐汇审计的奋斗足迹和华彩篇章。
在服务中体现大作为
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映射着审计工作的每一步足迹。徐汇审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审计职责,树立审计服务理念,体现审计成效。
牢记宗旨意识,夯实民本理念。以民生审计为纽带,深入于民、贴近于民。坚持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中心。2005年专门成立了绩效科,着重从公共财政政策、公共民生领域着手,以公共资金、资产、资源为抓手,紧扣民生主线,确保审计工作有力有效。以民意调查为途径,依靠于民、问计于民。在审计中注重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审计的一个评价标准,体现民意,传递民声,使审计工作扎根于民情、来源于民意。
树立合作观念,促进沟通协调。树立科学的审计价值观、业绩观,在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刚性监督与柔性服务的兼行。在组织机制上,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审计整改联席会议等工作平台,形成了联合调研、联合督查和联合会商三大工作模式。在成果运用上,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干部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促进形成 “审计过程相互支持,工作成果相互共享,督促整改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方式上,主动征求上级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意见,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对接。
注重源头治理,强化日常指导。在审计监督的同时,重在整改和预防。将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监督机制贯穿审计全过程。关口前移,广泛开展对领导干部的业务指导。先后在全区新任处级干部、纪委书记,财政、国资、卫生、教育等系统中开展财经纪律专题辅导。同时,针对一些屡查屡犯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在创新中实现新跨越
审计事业不断前进的关键是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三十年来,徐汇审计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审计工作的不断跨越。
每一次跨越,都是审计理念的持续转变。科学谋划,合理定位,是促进审计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三十年来徐汇审计坚持三个始终:始终坚持将审计发展从政治高度予以审势,从多元化角度予以考量,不断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始终立足财政资金流转到哪里、国有资产资源投入到哪里,公共权力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实现审计的全覆盖。始终坚持由帐及实、由实及制、由制及责,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每一次跨越,都是审计能级的不断提升。审计成立之初,徐汇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工作模式,揭示、纠正了大量违纪违规行为,为规范财经纪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步入二十一世纪后,以制度基础为重点的审计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在查清帐目的基础上,注重资金、资产运作过程和管理控制,从审计一家、规范一家,到关注一个行业、一大类资金的管理。近年来,又开始了对绩效审计的新尝试。紧紧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促进就业、教育经费、市政养护、绿化建设、养老服务、社区帮困、科技扶持等领域广泛开展绩效审计,将政策效应作为审计重点,变评价资金规范为评价政策效果,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欢迎。中国审计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每一次跨越,都是审计成效的有效落实。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是审计项目最后一环,也是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的最重要一环。2009年,我局制订了跟踪检查、结果通报等6项制度。2010年,建立了协助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函的机制,实现了审计成果的共享。至今共向各主管部门制发协助函53份,各主管部门结合年度预算审批、专项检查及政策制订等工作,积极配合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有效促进了审计结构整改的落实。
在成长中凝聚战斗力
审计事业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审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30年来徐汇审计把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作为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个朝气蓬勃的学习型团队正在形成。局机关已连续11年获得区“满意在徐汇”荣誉称号。
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拓宽培训渠道。着力建立分类培训、专业培训、多渠道培训的科学培训体系,运用讲授式、研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广泛开展审计精神大讨论、审计案例评比、绩效审计征文、培训收获交流等各项活动,鼓励和支持学历教育、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资质)培训,使学习型机关建设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工作需求,促进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近年来,全局共形成综合性调研报告47篇,其中3篇分获审计署、市审计学会优秀论文奖;2篇被评为市审计系统思研会二、三等奖。
构筑人才储备机制,通畅交流渠道。积极开发市区两级人员培养渠道,选派业务科室领军人才到市局进行业务进修,取长补短,储备人才。与南京审计学院国审院签约建立了审计科研基地,共同开展审计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审计“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和功能。先后有2名同志被区委组织部门选派到新疆、云南挂职锻炼,输送了10余审计干部到综合经济部门和社区任职,均受到了好评并陆续得到了提任,增强了机关和干部队伍的活力。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已经达到了审计署规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廉政防控机制,筑牢思想防线。“抓好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落实制度,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约束线;全程跟踪,强化审计组廉政勤政行为监察线;完善机制,深化权力运行控制线。”这是廉政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徐汇审计局28次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结出的硕果。“审计权力是什么?行使权力为什么?用好权力靠什么?规范权力做什么?”这是历次审计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中每位审计人员必须审视的四个问题,“权不在大小,关键在于运行的规范和效果”“权力引发压力,压力规范权力”,一场场以大讨论为载体,以演讲辩论为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审计人员更清晰自身的责任和风险。自上而下查找的25个廉政风险点,42条防范措施也为全局廉政风险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特约审计员实地走访统计,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人员廉政勤政的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
30年来,在一代代徐汇审计人的努力和耕耘下,徐汇区审计局不断开拓、不断成长,在审计的征途上实现了一个个新的跨越,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徐汇审计人正在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整体能力和水平,将更好履行审计监督、服务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