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纪念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 >>征文选登

正是扬帆远航时

发布时间:2014-06-17

上海市审计局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处

今年是上海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纪念。30年,记录着上海审计事业辉煌的发展历程,也印证着上海市审计局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处创立、成长、创新、发展的足迹。

初创篇。

让历史的长镜头再回放到上世纪90年代,在扭亏增效的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大背景下,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市属国有企业不实资产的申报核销,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上海市审计局新设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处(以下称鉴证审计处)。从此,上海审计事业的征程中增添了一群为“促进国有资产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奋斗的审计人。成立伊始,虽然有施行的法规作为审计依据,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没有更多的经验可借鉴。针对业务范围广,审计事项政策性强的特点,鉴证审计处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为重点,收集、分析、整理历史经验和政策法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国有企业不实资产鉴证审计工作操作规程、不实资产鉴证审计工作流程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鉴证审计处就这样开始了不实资产核销的审计。

成长篇。

2001年,市国资委先后发布了国有企业不实资产核销管理暂行办法和国有企业不实资产核销的规定。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不实资产核销审计更加有章可循。2003年,汇聚了全处人员心血和智慧的不实资产核销鉴证审计指南出台,对不实资产鉴证审计在初审、实施、报告等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审核要求、底稿规范、文书内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不仅保证了审计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这无疑是鉴证审计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鉴证审计从青涩开始走向成熟,也奠定了其在不实资产核销审计中的突出地位。探索审计成果转化,是鉴证审计处发展成长过程中逐渐成熟的又一表现。在审核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实资产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其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管理及个人责任等方面的关系,由此提交的多份专题报告,获得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在维护国资权益、保障国资安全方面发挥了审计的监督作用,在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行质量方面发挥了审计的服务作用。

开拓篇。

改革催生了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在“促进国有资产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职责履行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需要进行不实资产核销的审计任务逐渐减少,鉴证审计处的主业发展遭遇瓶颈,迫切需要适应形势变化,实现审计重点的战略性调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处走上了调整转型之路。要转型必须先转理念。2003年,开始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和不实资产核销鉴证审计的有机结合;2004年,以职能调整为契机,在源动力、驱动力、创新力建设上下功夫,树立“大国资”审计理念,积极探索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权要素市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以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情况等开展审计,不断延伸国资国企审计的广度和宽度。如今的鉴证审计处审计范围已经涵盖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各类专项审计等。要转型必须提升审计质量。近年来,鉴证审计处着力开拓审计思路,深化审计内容,规范审计评价,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优化项目组织方式,狠抓质量创精品,审计成效大大提升。13年来,鉴证审计处共承担审计任务90项,曾3次荣获本市审计机关优秀项目二、三等奖,1次获得审计署嘉奖,1个AO应用实例获审计署优秀奖。要转型必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近年来,以“青年动力号”为平台,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契机,以支部建设为引擎,着力强化处室队伍建设,如今的国有资产鉴证审计处,已经发展壮大到拥有24名“能审、会审”人才的高素质审计队伍,其中22人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012年、2013年,先后两次组织开展科组长竞争上岗,既优化了队伍结构,又为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青年动力号”集体凭借优异成绩先后2次荣获“上海市市级机关团委青年文明号”、1次荣获“上海市团委青年文明号”。

展望篇。

时光荏苒,鉴证审计处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去,艰苦创业,转型发展,成果丰硕;展望未来,满怀信心,抢抓机遇,再建新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开启了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鉴证审计处为服务改革发展,积极研究学习改革热点:班子领导代表审计机关参与市委国资国企改革重点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国资经营预算审计调查,抓关键环节,多角度开展事企关系政策研究……鉴证审计处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产物,在上海国资国企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也必将随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开启,为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为己任,履行好人民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权力,坚持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民生的大局;我们将以国资改革20条意见的出台为主线,聚焦国资国企分类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探索功能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审计新思路,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