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纪念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 >>历任局领导署名文章

总结经验 继往开来 认真履职 有效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上海市审计局局长 田春华

发布时间:2014-06-18

上海市审计局局长 田春华

2014年6月18日,是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的日子。

三十年开拓创新、求实奋进,半甲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几代审计人艰苦创业、薪火相传。回首三十年历程,全市审计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的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忠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30年来,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39635个。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国家监督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审计事业三十年的发展,是“摸着石头过河”、勇于开拓进取的发展!是着力当好“经济卫士”、“政府谋士”,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展!是由小到大、由少为人知到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期盼越来越高的发展!在三十年发展过程中摸索、积累的经验,凝聚着全市审计干部对待审计事业的满腔热忱、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的巨大勇气、创新发展的聪明智慧。这些做法和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对全市审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更好地担当起肩负的崇高使命、在更高层面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意义重大,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这些做法和经验集中体现在:

(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战略定位,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推动重大改革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3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把审计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断完善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建立审计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支持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帮助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保证了审计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审计机关围绕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中心,及时跟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政策措施和改革创新重大部署,反映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改革创新推进情况,帮助党委、政府找准改革的“靶子”,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重大改革的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凡是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凡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审计工作发展就快,审计工作成效就好。

(二)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思考和谋划审计工作,全面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30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审计的根本目标,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的首要任务,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深化审计工作。从企业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到财政“同级审”、社会保障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再到开展环境资源审计、信息系统审计,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审计监督网络,深入揭示了违法违纪、失职渎职、决策失当、损失浪费、风险隐患、管理漏洞和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问题,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披露、预防、抵御功能,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和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审计成果运用,着力解决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健康发展。改革要从问题出发。30年来,全市审计机关从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入手,从促进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机制着眼,不断推进审计成果的运用,形成了有效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和办法。一是搭建平台。在市、区两级层面,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和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完善了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成为解决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平台。二是建立制度。市、区两级都逐步建立了审计整改报告、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审计整改工作督查、审计整改联动、审计整改问责、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结果运用等制度。其中,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方面,相应的制度建设启动更早,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效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深化公开。全市审计机关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依法、有序推进审计公开,不断扩大审计公开领域、深化审计公开内容,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又有效“倒逼”相关单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结合起来,重视审计成果运用,发挥好审计整改的“倒逼”机制作用,才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

(四)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审计组织管理和审计实施方式,使具有上海特点的审计之路越走越宽广,更好地提升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谋划审计工作的准则。30年来,全市审计机关针对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从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转移支付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社会公共资金审计等为基础,形成了整体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提升审计工作的宏观性、时效性、建设性。二是探索系统化的监督体系。对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了分类别的滚动审计项目计划,以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为龙头,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保证审计监督覆盖面;积极探索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好社会审计力量;大力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加快发展,发挥好内部审计在提高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探索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监督资源、监督成果的共享,更好地形成监督合力,使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力量,都能够合理有效地为我所用。三是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审计实施模式。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实现“两审并一审”,探索对党政领导干部、关联单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积极构建“1+5”的资源环境审计新格局,推广运用“1+4”的绩效审计模式,力争开展一项审计、实现多项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创新,才能整合好各类资源,形成各方合力,保证审计监督的效果。

(五)必须坚持把人才作为审计的第一资源,大力加强审计实战能力建设,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有效履行好审计的法定职责。做好审计工作,关键在人。30年来,全市审计机关立足审计工作实际,不断完善符合审计机关特点的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机制,在加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法制建设、理论建设的同时,以提升审计实战能力为核心,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强审计实务培训,开展机关内部轮岗交流,推进审计干部的挂职锻炼,大力探索运用审计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了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审计队伍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13年底,全市审计干部中,具备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计算机、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达到93%,审计干部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达到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达到89.1%,审计干部的知识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达到69%,审计干部素质能力更加过硬。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以审计实战能力为核心的队伍建设,才能为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回顾既往,我们成绩斐然;面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2014年,对上海审计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上海审计事业步入了而立之年;这一年,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已明确,蓝图已绘就。对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全面。同时,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关注,期盼越来越高。不管从审计自身发展的阶段看,还是从审计的需求看,我们正处于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任务。

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展望未来,我们要永远忠诚法律、忠诚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推动上海审计事业继往开来蓬勃发展。我们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无私无畏、尽责担当,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要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努力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更加自觉地把审计工作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当中,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拼搏向前,做出上海审计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