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上海市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上海市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事迹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敢啃“硬骨头”的女局长――闵行区审计局王敏同志简要事迹
2009-06-30  

    她上任时,有人为她捏了“一把汗”,担心她如何带领大家走出“低谷”。实践证明,只要奉献给大家一颗赤诚之心,就能凝聚大家不散的干劲。

――题记

    王敏,闵行区审计局局长。2007年4月,她上任之初,该局正处于前进道路中的“低谷”,她不惧艰难,带领领导班子成员,攻坚克难,很快就扭转了该局的困难局面,受到了市审计局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闵行区审计局先后被评为“文明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该局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还荣获上海市“区县信息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一往无前,带出过硬队伍

    在加强班子建设上,突出一个“合”字。针对当时局内人员思想混乱、作风涣散、工作拖沓等状况,她努力强化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先后主持制定了多项议事规则,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规定,在班子内营造了“一个调子,一种声音,分工不分家,揽事不争权”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思想上相互理解,感情上相互信任,工作上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突出一个“能”字。她不断深化局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机关干部编制数量有限、公务员流动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体制和合理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短短两年中,通过组织公开招聘、民主推荐、竞争上岗、争取职数、推荐提拔等方式,引进了4名急需人才,提拔了12名科级干部,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调动了全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在日常管理上,突出一个字“严”字。她提出“以廉洁从审为主线,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以严格责任追究为保障”的廉政建设总体思路,防止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为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她不断组织完善各项制约监督机制。在内部监督中,她每年与科室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各级责任,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监督机制;在外部监督中,充分利用审计公开,通过政务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八不准”审计纪律、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树立审计干部自身“过得硬”的良好形象。

一丝不苟,提升过硬质量

    她十分注重审计工作制度的软实力建设,在她的主持下,近两年闵行区审计局先后制定了20多项业务规章制度。同时,她也非常重视执行力、项目质量和协同配合方面的制度建设。
    在抓执行力上,她重点抓年度工作目标完成进度,通过层级管理方式,落实责任人;通过会议汇报形式,加强事中指导和督办;通过细化时间节点要求,强化工作效率。
    在抓业务规范上,她要求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事;对各种审计业务文书,她严格按照审计署6号令和市审计局的要求,统一进行了规范。
    在抓审计质量上,她实行了审计项目内部三级复核制度,每个项目都由主审、科长、分管局长对重点方面把关;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由分管局长、法规科长、审计组长为成员组成的小型会议研究决定;对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由局办公会议集体审查把关,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审计质量,减少了审计风险。
    由于审计质量的提高,通过审计揭示重大问题的情况不断增多,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职能作用,受到区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尘不染,树立过硬形象

    审计工作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在对外交往中,王敏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带头遵守审计干部“八不准”纪律,保持了审计人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她经常说,作为一名干部要“慎始、慎权、慎微、慎独,严守小节,常自省、常检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作为一名审计人员,需要正人但更要正己,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两年来,她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从没有在被审计单位吃过一顿饭,从没有拿过被审计单位一件东西。对于实在谢绝不了的物品,小到一听茶叶、一盒蔬菜,大到千元的购物卡(券),她一律上交局纪检组。两年来,她个人共上交了上万元的有价证券及各类赠品。在她的带动下,近年来,全局共拒收和上交礼品及有价证券3万多元。
    她常说:“当好领导干部的关键在于以身作则,要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她严于律己,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两年来,她经常是全局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加班最多的人。去年6月,她的儿子参加高考,大家劝她调休两天。但她仍然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还是每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照顾儿子。作为闵行区审计局的“当家人”,上任之初,她就在机关大兴勤俭节约之风。闵行区审计局办公楼是“烂尾楼”改建的,房子很不规则,进入楼内如入“地道”,阴暗且不透风。到了夏天像蒸笼,到了冬天像冰窟,但她为了节约经费和能源,很少开空调,自己办公室里的饮水机也从来不开,要喝水就跑到其他办公室去倒。大家看到这种情况,都说局长对自己过于苛刻,然而,她却认为当领导就是要对自己严要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始终坚信“细节决定成败”。

一心改革,练就过硬素质

    王敏经常说,要改变闵行审计的形象,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超前的思维、独特的思路,首先就要加强学习。两年来她系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而且注重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各项业务学习,用审计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开拓视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自己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同时,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了多 项措施,促进闵行审计的全面发展。一是全方位强化内审工作。2007年,区内部审计协会与审计局分离后,她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调动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审协会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她竭力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内审工作。在她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闵行区2007年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2008年又在公权力较大的10个部门设立了内审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二是不间断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近年来,闵行区审计局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荣获市“优秀成果奖”,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库建设也获得了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她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亲自主抓计算机辅助审计三期项目。今年,投资额达150多万元的数据式审计系统(第一期)将投入试运行,届时将极大的提高计算机审计的效率,并且新增的预警功能还能将审计监督,由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三是有重点地推进审计公开。在积极推进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程序、审计纪律等内容公开的同时,着力探索,有序推动,逐步扩大审计公开的范围。2008年8月起,闵行区审计局率先把所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同步向区人大常委会公开;今年,在区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她又在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会议上,对去年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向参加会议的各部门和镇(街道)主要领导逐一进行了通报,在闵行区掀起了一个小小的“审计风暴”。
    区委书记孙潮在会上说:“王敏同志虽是‘弱女子’,但有‘硬骨头’。审计局这两年不仅审出了不少问题,而且审出了审计的地位、审计的形象。我们闵行的干部就要像她这样敢啃‘硬骨头’。”王敏就是以严格的自律意识、无畏的执法形象、独特的人格魅力、勇敢的改革精神,将一片赤诚之心奉献于闵行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之中。
 

[ 关闭窗口 ]
[ 打印文章 ]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