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干得和其他同事一样出色!她以永不服输的劲头,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题记
沈小平,松江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科副科长、工会女工干部。工作上,她总是勇于挑战自我,外表看上去略显文静的她,内心却对审计事业有着无限的热爱。生活上,她总是乐于挑战自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同事却满腔热情。
注重实践,争做业务能手
2002年沈小平调入松江区审计局基本建设审计科,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艰苦的科室。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要动态地掌握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类签证的真实性,无论酷暑寒冬,审计人员都要深入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作为一名女同志,这些工作显得更为艰苦。但是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得和其他同事一样出色。在工地上,经常能看到她戴着安全帽,拿着图纸,熟悉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工地上的建设者们都知道了这个来自区审计局的女干部。为了更快地胜任基建审计工作,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学习,相继取得了土建和市政二个专业工程预算证书,同时还取得了工程师、审计师资格证书,并且通过了国家公务员的考试。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实践,她在短时间内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技能,审计思路也不断地得以拓展,审计敏锐性不断增强,很快成为了审计局的青年骨干。在2006-2007年度,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在2009年被评为“松江区三八红旗手”。
履行职责,善于发现问题
一次在对某公司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中,沈小平负责调查该公司商业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经过实地勘测,以及充分调查材料市场价格,她发现该公司存在工程发包及材料的采购未经过招标或招标流于形式、施工单位高计材料价格112万元的情况,经审计之后,帮助该公司追回了多计的材料款。
在一次区、镇(街道)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调查中,共涉及47个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6.72亿元。作为审计组长,她通过全面细致的工作,不断改善审计调查实施方案,经过审计组全体成员不懈努力,充分了解了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此她认真加以分析和提炼,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审计调查报告上报后,她又撰写了题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法”的试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审计信息,引起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在区财税审计工作会议上,要求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大规范建筑市场的力度,确保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
不断挑战,勇创新天地
在做好固定资产审计的同时,沈小平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审计领域内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仅要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而且要善于处理经济责任审计等其他审计工作。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在工作中她处处留心,自学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学习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深刻领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并虚心接受科室领导的教诲。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时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锤炼,处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她已经游刃有余了。2006年她担任对某镇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主审,查出该镇社会保障中心的负责人未经审批、擅自出借社保中心专户资金给私营企业业主等行为,使之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她同时还发现该镇存在经济合同管理比较薄弱、集体资产转让过程中资产流失等问题,揭示了该镇在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这份审计报告,引起了区领导的重视,得到了区委书记、区长等五位区领导的批示,并责成区劳动局在全区范围内梳理社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要求区国资委核实该镇资产转让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引起了重大的反响,同时也促进了被审计单位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形成规范管理的机制。2007年,该项目被推荐参加市审计局优秀项目的评选,并获得了优胜奖。
守住清廉,自觉遵守纪律
在工作中,沈小平始终严格遵守审计人员“八不准”规定,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廉洁自律,自觉践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对被审计单位的邀请招待、赠送财物,她都婉言谢绝,实在无法拒绝的,就及时登记上交。在一次项目审计中,一位施工老板带着贵重烟酒、补品来到她家,她明确予以拒绝,但这位老板再三坚持,她只得暂时收下,不过随后便交到科室,又在科室领导的陪同下退还给了施工老板,并赢得了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多年以来,廉洁从审已成为她的自觉行为。有朋友曾劝她:“公家的事情何必那么认真。”她说:“我知道会得罪人,但我更明白,履行职责,维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是审计人员应尽的职责。收你一个信封,毁我一名审计人员的清誉。这样的事情,我能做吗?”
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作为局工会委员,沈小平在忙碌的审计工作之余,还积极为局工会活动出谋划策,协助局工会主席开展各类活动,用自己的热情和体贴关心着每一位工会会员,得到了局领导和广大审计干部的肯定和赞赏。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加过两次义务献血;她还和原科室的同事一起,用被评为“文明班组”的奖金连续三年资助一名家庭困难的女大学生;在去年汶川大地震中,她主动捐钱捐物,为灾区的群众送去一片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