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勇于创新,在实现“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型中,找准审计工作定位,保持了审计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勃勃生机与活力。
他们,直面未来,不断强化“三种意识”、积极推动“三个创新”、努力夯实“三项建设”,为“知识创新杨浦”提供有力保障。
——题记
杨浦区审计局针对“知识创新杨浦”的区位特色,坚持预防政府财经工作风险、为政府履职服务的指导思想,着力在推进全区经济改革、规范区域经济运行秩序、净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近3年来,提交审计报告、信息138篇次,被批示、采用142篇次。荣获区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集体、区先进基层党支部、区结对共建先进集体等荣誉。1985年以来,14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
一、强化“三种意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强化监督意识。坚持依法严格审计,始终把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作为第一要务。不仅每年对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计,及时公告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整改情况,而且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大对区属企业的审计力度。去年在对某公司的审计中,查实了该单位两名员工用开阴阳发票的手段贪污水电费的问题,此案件被移送至司法部门立案审查。
(二)强化促廉意识。该局开展了113项经济责任审计,移送案件线索7件,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对3家在执行财务制度方面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了质询,收缴了某单位领导班子违规发放的奖金40万元。2007年8月,在全市召开的区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进会上,该局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相关经验作了交流发言。
(三)强化服务意识。在认真进行审计监督的同时,积极为政府部门完善经济管理献计献策,区政府采纳审计建议17条,相继出台实施了关于加强重大工程项目资金审计监督、政府性投资项目动拆迁资金和动拆迁房源统筹使用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区财政部门根据审计建议还制定、实施了项目预算资金年度结余的处理办法、杨浦区政府采购预算的管理操作细则等制度。
二、实现“三个创新”,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创新审计定位。在审计实践中,该局针对“知识创新杨浦”的特点,将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审计定位转移到为政府履职服务上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积极尝试审计关口前移,通过审计信息的反馈,向政府提供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服务。通过实践,审计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如土地、房源的收购、定价,坏账核销、资金运作等区重大经济决策,必须有审计意见,动拆迁等重大资金的使用必须经审计认定,政府自觉把审计监督作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审计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人大、政协的充分肯定与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将审计监督纳入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每年在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和区纪委全会上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并专门召开全区性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和审计整改工作专题会议。
(二)创新审计模式。针对“知识创新杨浦”的特点,该局明确三个“有利于”的审计工作思路,即有利于杨浦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审计就要支持、帮助和促进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审计工作方式上,将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逐年增加被审计单位的数量,力求全面反映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是否到位。同时,积极推进审计整改,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近年来,该局共对万人就业项目、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等22个民生项目开展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延伸审计覆盖全区12个街道(镇)和304个居委会,确保惠民政策的落实。在全市率先对重大市政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和决算审计,涉及33个项目,严格资金审核,规范项目运作,控制建设成本,防范资金风险。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多出现在二、三级单位的情况,该局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争取区政府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的支持,制订了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组织相关培训多达700余人次,并积极推进“两级审计”,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三)创新审计管理。在找准工作定位、改进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活力。一是制定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报告格式》等多项规范性制度,对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方案的形成、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报告的撰写都实行科学的质量控制;二是根据单位规模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制订经济责任审计5年轮审计划,扩大审计覆盖面,先后修订了《经济责任审计移交办法》等13项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三是强调审计成果的转化,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倾向性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苗头性的问题,从危害性的角度进行警示,并向全区领导干部进行宣传,引起各单位领导的干部重视,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整改率达90%以上;四是逐步完善审计公开,制订《审计结果公开办法》,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
三、注重“三项建设”,努力建立与时俱进的队伍管理机制
(一)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该局十分重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立了思想理论研讨、审计科研、计算机审计等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等课题的研究。同时鼓励年轻干部总结计算机使用经验,以点带面,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去年,该局开发的计算机审计小模块被市审计局评为优秀小模块。为落实杨浦“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要求,该局与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共建活动,一方面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另一方面请老师讲授最新的审计、会计知识,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近5年来,先后有11人走上了科、处级领导岗位,有43人(次)被评功授奖。
(二)开展廉政建设。以每年一次的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为抓手,通过述廉、评廉、查廉,逐级签订廉政责任书,推行八小时以外廉政承诺制等形式开展集中教育,同时通过对新进人员、新提拔人员的廉政谈话和日常的汇报、检查,实行全方位廉政监督。从多年走访征询收到的反馈情况来看,被审计单位均对该局审计干部廉洁勤政表示满意。2008年4月,该局在全市审计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暨职业道德检查月活动动员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三)开展作风建设。按照区委“一线工作法”的要求,该局经常组织广大审计干部定期走访居民区和企业,在为困难群众和困难企业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同时,通过与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等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审计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自觉确立“民本审计”、“文明审计”的理念;通过创建文明单位的平台,凝聚干部群众形成团结、向上、严谨、活泼的工作氛围。